代表中国的花_代表中国的花怎么画
牡丹花被认为是中国的象征,是中国最重要的花,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的国花。牡丹花象征财富、繁荣和荣誉,在中国历史上,洛阳的牡丹被誉为全国最好的牡丹,每年四月至五月间在洛阳举行牡丹节。牡丹花代表一个国家的气质,人民的品格,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,是国民人格美德的精华,象征着民族的团结精神,可增强民族凝聚力。
中国十大名花之一:梅花。在中国文化中,梅花代表着坚韧不拔的毅力,象征着中国人民永远不屈不挠,不断努力变得更强大,正如中国诗歌所记载的:“梅花香自苦寒来,宝剑锋从磨砺出”,灵魂在苦难中磨练,在内在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中成长。
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,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,更以它的冰肌玉骨、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。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、颂梅者极多。
梅以它的高洁、坚强、谦虚的品格,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。在严寒中,梅开百花之先,独天下而春,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。有关梅的传说故事、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,应用极广。
竹
?
竹青翠挺拨,奇姿出众。每当寒露突降,百草枯零时,竹却能临霜而不凋,可谓四时长茂。
竹竿节节挺拨,有拨节发叶、蓬勃向上之势,受到人们的称颂。人们赋予它性格坚贞,志高万丈的高风亮节,和虚心向上,风度潇洒的“君子”美誉。
它与梅、兰、菊、松一样,即有出众的奇姿,更有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爱,被择入“岁塞三友”和“四君子”之列。历史上许多文人爱为它们赋诗、投墨,予以赞美。
在民间传统中有用放爆竹以除旧迎新、除邪恶报平安的习俗。所以竹在中国的装饰绘画上亦被作为平安吉祥的象征。
松
?
松树的丰姿雄态醉人千古。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常青树。不管冰冻风寒,依然苍茏茂郁。人们赋予它意志刚强,坚贞不屈的品格,与竹、梅一起比作“岁寒三友”,而予以敬重。民间更爱它的常青不老,在传统装饰中它是长寿的代表。
兰花
?
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,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。它幽香清远,一枝在室,满屋飘香。古人赞曰:“兰之香,盖一国”,故有“国香”的别称。
兰的叶终年常绿,它多而不乱,仰俯自如,姿态端秀、别具神韵。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花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。它的花素而不艳,亭亭玉立。
兰花以它特有的叶、花、香独具四清(气清、色清、神清、韵清),给人以极高洁、清雅的优美形象。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,被喻为花中君子。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“兰章”,把友谊之真喻为“兰交”,把良友喻为“兰客”。
水仙
?
水仙冰肌玉骨,清秀优雅,仪态超俗,雅称“凌波仙子”。水仙开花于新春佳节之际,被视为新岁之瑞兆,也是吉祥之花。
菊花
?
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。它隽美多姿,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,却以素雅坚贞取胜,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。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,更爱它凌霜盛开,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。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,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,菊作为傲霜之花,一直为诗人所偏爱,古人尤爱以菊名志,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,坚贞不屈。
中国人极爱菊花,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。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、长寿的含义。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“举家欢乐”;菊花与松树组合为“益寿延年”等,在民间应用极广。
玫瑰
?
玫瑰形似蔷薇,是蔷薇与月季的姐妹花,被誉为蔷薇园三杰,为世界上最普遍、最流行的花卉。它浓郁的芳香,娇丽的花色让人流连。诗人赞美它的浓香丽色,宗教、神话上它又是美丽、高贵的象征。
莲花
?
莲花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,是孕育灵魂之处。佛身多置于莲花之上,所以佛座亦称莲座。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,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把莲花喻为君子,给以圣洁的形象。
莲花亦称荷花。它那一茎双花的并蒂莲,是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爱情的象征。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、果(藕)、种子(莲子)并存的。莲花以它那美、爱、长寿、圣洁的综合象征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名花,因此常藉与“连”同音组合在传统的吉祥图案中。
萱草
?
萱草又称黄花菜。其叶丛生,粗看像兰叶,花朵状如漏斗。品种亦多。母株开花六至九朵,千姿百态。
中国历代诗人的眼中把萱草看作使人忘忧消愁、怡养心情的花卉。因此萱草又称“忘忧草”。
牡丹
?
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,它端丽妩媚,雍容华贵,兼有色、香、韵三者之美,让人倾倒。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。如唐诗赞它:“佳名唤作百花王”。又宋词“爱莲说”中写有:“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”,名句流传至名。“百花之王”、“富贵花”亦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。
唐朝人更爱牡丹,曾在牡丹花开季节,举行牡丹盛会,长安人倾城而出,如醉似狂。宫中亦爱重牡丹,诗人李正封赞它为“国色”、“天香”,唐皇极为赞赏。“国色天香”亦从此成了牡丹的又一雅号。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、华贵和丰茂,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、幸福和平的象征。
梅花——世界上唯一代表民族精神的国花。新中国成立后,大陆方面并未明确确立国花。若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,说当今世界中国为唯一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是不够准确的。 由于大陆没有明确确立国花,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,新闻报道出现了“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”的笑话;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,国花的空缺,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。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,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万—2万种。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“没有中国的花卉,便不成花园”。
在毛泽东时代,由于毛个人极喜梅花,因此主流意见倾向于定梅花为国花,然并未正式确定。
第一名:凌霜傲雪的梅花
梅花是春天的使者,“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”,梅花冰清玉洁,高雅俊俏,给人们带来祥和温暖的春天气息,给世间带来活力和生机。梅花,花中君子,又被称作红梅;梅花傲风雪、斗严寒的精神,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伟大风骨。
第二名:总领群芳的牡丹
栽培悠久,国色天香,雍容华贵,总领群芳。从唐代起,牡丹就被推崇为“国花”、“国色天香”、和“花中之王”。牡丹统领群芳,地位尊贵。“百花丛中最显眼,众香国里最壮观”。
第三名:热情如火的月季
四季盛开热情如火娇而不媚生命顽强,是世界著名花卉。月季有牡丹的华贵,有荷花的清直,更有幽兰的秀致,梅菊的傲骨。五彩缤纷,寓意美好、爱情、希望。
第四名:清新脱俗的荷花
出污泥而不染,娇艳但不失清纯,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,清香中透着谦逊,柔弱里带着刚直。在如火的夏日,给人们视觉上的亨受,并散发着幽幽的清香。
第五名:繁花似锦的杜鹃
生长广泛,繁花似锦歌颂生命,赞美春天,有“花中西施”的美称。人如花者颇多,而花喻人确实颇少;名称“花中西施”,给点阳光,红遍山岗。
第六名:富丽堂皇的茶花
富丽堂皇、花中娇客、花中珍品盛开时如火如荼,灿如云霞。花是“花中娇客”,四季常青,冬春之际开红、粉、白花,花朵宛如牡丹。
第七名:独立冰霜的菊花
得春夏彷徨去,迎来秋色傲寒霜,延龄黄昏送馥郁,菊花傲霜怒放,具有不畏强暴、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;恬然自处、淡泊清华、自强不息、不趋炎势、不媚权贵的高风亮节。
第八名:从容淡雅的兰花
兰花,素有“花中君子”、“王者之香”的美誉。深居幽谷高贵典雅、花姿优美、叶态脱俗、幽香四溢、宁静淡然寓意高洁、独秀、气节等人文哲理。
第九名:十里飘香的桂花
“金风送爽,十里飘香”是吉祥如意的象征。园林造园的主要材料,达到了无园不桂的程度,之所以植桂造景,是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具有美妙神奇的神话传说,是吉兆和高洁品性的象征。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。
第十名:凌波玉立的水仙
清幽高洁,简单朴素,仪态高贵超俗,洁身自爱,只凭清水一勺就能生根发芽。寒冬时节,百花凋零,而水仙花却叶花俱在,洒脱地生长开花,不在乎于生命的短促、刀刃的“创伤”,更不畏惧严寒的“凌辱”,给人间奉献一份绿意和温馨。
中华民族的象征------梅花 梅花不畏严寒、傲霜斗雪的精神及清雅高洁的形象,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向来为中国人民所尊崇。北宋爱国诗人林和靖,终身不娶,以“ 梅妻”为伴,曾用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的诗句,歌颂梅花清雅高洁的形象和风韵。
孙中山先生推翻清王朝后,建立了中华民国,用五色国旗象征各民族的团结 ,并用梅花五个瓣象征五色旗。 从此,梅花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的象征。
如果评选最能代表中国人精神气质的植物,您会如何选择?是儒雅敦厚的银杏,是素雅飘逸的兰花,还是傲然挺立的青松?笔者以为,王者非他莫属:君子的化身——竹。
竹,以神姿仙态,潇洒自然,素雅宁静之美,令人心驰神往;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,与古代贤哲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志远”的情操相契合,故古人有“君子比德于竹”的名言。这又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、伦理道德意识相吻合,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,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竹,“依依君子德,无处不相宜”的风采和品质, 成了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。早在《诗经》中便有这样的句子: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,有匪君子, 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赋予竹以人的精神、道德、情操。
“未出土时便有节,及凌云处尚虚心”——这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情操的写照,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深深浸透竹之印痕的原因。
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,松、竹、梅被誉为“岁寒三友”,梅、兰、竹、菊更被称为植物界的“四君子”。竹均能位列其中,这是因为竹身挺拔秀丽、叶潇洒多姿、形千奇百态;它四季常青,姿态优美,独具韵味,情趣盎然。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,一种无限舒适和惬意便会油然而生,难怪苏东坡说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。因此,公园里,村寨旁,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,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。
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,还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,如虚心、气节等,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,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、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。的确,看到竹子,人们自然想到它的不畏逆境,不惧艰辛,中通外直、宁折不屈的品格,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,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。
而广为流传的竹之七德,更是对竹的精神给予了经典的总结:
竹身形挺直,宁折不弯,是曰正直;
竹虽有竹节,却不止步,是曰奋进;
竹外直中空,襟怀若谷,是曰虚怀;
竹有花不开,素面朝天,是曰质朴;
竹超然独立,顶天立地,是曰卓尔;
竹虽曰卓尔,却不似松,是曰善群;
竹载文传世,任劳任怨,是曰担当。
据报道,在日前闭幕的韩国釜山APEC首脑会议上,韩国人在会场外为各国树立了最能代表该国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物,其中用来代表中国的,便是竹子。韩国人自古以来深受中国文化、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,就从这件事上来看,他们确实还是很懂得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。
竹子无牡丹之富丽,无松柏之伟岸,无桃李之娇艳,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,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。它坦诚无私,朴实无华,不苛求环境,不炫耀自己,默默无闻地把绿阴奉献给大地,把财富奉献给人民。
数千年来,我们中国人发现竹,利用竹,欣赏竹,赞美竹。在竹身上,凝聚了我们世世代代的精神追求,说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一点也不为过。今时今日,我们国人所应做的,就是在先人的基础上,让竹的精神文化内涵继续发扬光大。
梅花傲风雪、斗严寒的精神,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伟大风骨。
牡丹雍容华贵,被人们誉为“花中之王”,它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、美好幸福的象征。